芯路艰难 (连载四)
3、人与财——走向成功的两条腿
任何一个企业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两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就是人和财。人即人才,是帮助创业者成功的主要力量;财即资金,是让企业生存的必须物资。没有好的人才辅佐,没有足够的资金运作,企业一般很难走远。
现在很多创业者身边除了最初的创业团队,几乎没有什么后来的人才可以补充。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从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用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创业者对于创业中后期加入团队的人才不是非常地信任,导致他们在企业没有归属感,最后导致人才流失。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全怪创业者,因为现在求职者这个群体中有一种跳槽热,让创业者无法正确地把握他面前这个人才究竟是不是也属于这个行列,于是在人才培养和生活的关怀上不能做得很好。采访中有位芯片设计公司的老总这么跟笔者说:“在有些公司除非呆5年以上才能得到信任。这位创业者自己在NEC公司待了12年,再出来创业,相信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是有点分量的。
培养,我们最后走访的一家公司的技术主管这么和我们说:“我们正在考虑培养一批新人,但是又在犹豫他们会不会学成之后另谋高就。”这大概是困扰所有创业者的一个问题——怎么样做才能够在人才培养这个问题上不为他人做嫁呢?《科技创业》以为,这与各位创业者的人格魅力有关,如果阁下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让对方觉得为你卖命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以上顾虑大概都迎刃而解了。这个说法或许夸张了点,但是首要的问题是让这些培养中的人才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对创业者自己怀有一颗尊敬的心,要让他们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那么我想在他们成才之后,应该还会继续为企业效力。当然培养人才是需要周期的,而且这个周期也是需要投入的,对于中小型企业这种人才培养的事情还是量力而行的比较好。
求才,想直接获取人才的话,创业者可以留心一下身边的人,传说这个国家里怀才不遇的人满大街,只要能够被某位伯乐找到,并委以恰当的职务,我想劣马翻身变成良驹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一句玩笑话。不过创业者真的求才的话,可以多跑跑各种类型的半导体,IC芯片论坛,细心观察与会的每一个可能的处在无业状态的人,没准里面就藏着一匹千里马。
人不等于人才,这个问题也是创业者必须能够清楚认识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知道什么叫芯片的人大概有一千万,但是真正能设计出芯片的大概不到万分之一。所以说招人和求才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招人更多的时候是招收普通员工,而求才则是在寻求技术,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高人一等的人。
《钱啊》,这是本刊9月号上“特别关注”的大标题,同时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创业者心中的呐喊,钱确实是个让创业者伤透脑筋的东西。而更人觉得头疼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闲钱其实非常地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人能够把它们合理利用;或者说那群手里捏着这些钱的人,似乎在等着钱生孩子,而不是舍得扔出去做风险投资。
4.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自己
知识产权是目前全球各大行业中一个热门且敏感的话题,同样在芯片设计行业其受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现在知识产权的问题已经全球化,近几年我国一些企业与国际大公司之间的各种侵权,抄袭的案例满天飞,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事情太多,《科技创业》也不敢妄下定论,要是引起国际纠纷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大公司来说,新技术的开发周期和中小企业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侵权的情况下,直接COPY中小企业的新技术转为自己的产品,依靠自己品牌来打开市场,当那些中小企业发现问题之后来起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只需要付出一些赔偿金和罚金,如果这些公司先去申请了专利,那倒霉可能会是那些中小企业了。”这段话是采访过程中,一位海归的长者对笔者说的。虽然不知道这类事件在国外的发生频率,但是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创业者也很有可能在打入国际市场之后遇到相似的问题。申请专利,用专利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创业者能选择的最好的一条路,而且专利不仅仅要在本国申请,那些可能成为企业销售市场的国家,最好都去申请主要技术的专利,这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好途径。